金秋九月,硕果累累。 2025年9月24日下午,中文无码
承训的“国培计划(2025)”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初中历史培训班,走进中文无码
附属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随着《附中欢迎您》的优美音乐声,“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为课题,由河大附中教师陆晶与国培学员代表张聪分别授课,展现了不同的教学设计与课堂风采。陆晶的教学设计新颖独到,以“传统与创新的智慧”为核心主线,打破常规叙事框架。课堂以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与2023年查尔斯三世加冕的历史对比切入,激发学生思考英国政治发展的独特路径。她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从《大宪章》和议会传统中探寻革命的历史根源,理解英国革命“捍卫传统”的底色;通过剖析斯图亚特王朝专制,揭示“传统失序”的必然性;进而梳理从内战到“光荣革命”的历程,深入解读《权利法案》所体现的平衡智慧。课堂尾声,学生通过对“《权利法案》300周年纪念币”的解读,将主题升华,展现出良好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思维。整堂课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学生参与积极。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学会了以辩证视角审视历史,理解制度创新源于传统根基的智慧。

张聪以“史料探究法”“时空梳理法”“对比分析法”为主要方法,以“活动驱动”为主线组织教学。课堂通过四个环环相扣的活动展开:通过史料与图片,小组合作从五个维度归纳革命爆发原因;借助时空轴梳理革命过程,理解其曲折性与长期性;通过表格对比革命前后政体变化,明确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金句悟启示”引导学生理解各国制度源于自身历史,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整节课紧扣课标,史料丰富、任务明确,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课后“作业超市”体现分层教学理念,有效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评课环节,河大附中老师黄恒表示,陆晶的课“设计有主线,提问精准,逻辑连贯性强”,师生互动有温度,史料运用丰富,尤其在AI技术融合方面具有探索意义;张聪的课“基础知识挖掘扎实,史料类型多样”,内容分解清晰,若能进一步提升学生活动主动性则更佳。

河大附中老师刘恒补充认为,两节课均紧扣课标、重难点突出,都运用了时间轴、AI数字人等信息技术,注重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他也建议,在有限课时内可加强对“君主立宪制世界意义”的拓展,并增加中外制度对比的现实链接,以提升课堂深度。

国培学员代表蔡潘飞表示陆晶以“传统—创新”为主线,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任务,问题设计逻辑严密,尤其在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唯物史观时,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思维培养与动手实践,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河大附中老师高振华表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如同“大厨做菜,食材相同而风味各异”,两节课均成功展现了骨干教师的教学驾驭能力与课程创新意识。两位教师授课具有四大亮点:一是对教材的深度处理与主题重构,陆晶突出“传统与创新”,张聪侧重“素养落地”;二是积极拥抱AI等新技术,实现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三是以学生活动推动深度学习,如画曲线图、表格对比等任务设计;四是注重价值引领,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制度智慧。

国培项目负责人王娜在总结中表示,活动旨在通过对比教学实现“以课促教、以研促改”,推动历史课堂教学向素养导向、学生为本转型。此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也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通过不同教学风格的碰撞和融合,教师们能够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历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搭建交流平台,助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共同推动历史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