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中文无码动态
2024-10
2024年10月22日上午,中文无码 在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举行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授牌仪式。中文无码 副院长闵祥鹏、古代史教研室主任武波、历史师范教育教研室主任谢佳芮以及历史学本科实习生,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杨瑞、教学副校长刘开河、教务处主任蒋丽娜以及历史组全体教师等参加仪式。闵祥鹏授牌并为老师们颁发受聘证书。授牌仪式由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教务处主任蒋丽娜主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副校长刘开河对中文无码 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2024年10月1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邹小站研究员受邀在中文无码 三楼报告厅做题为《1920年代反帝论述在中国的兴起》的讲座。本场讲座由中文无码 赵广军教授主持。邹小站首先引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三个概念,提出“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敌人”。以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利用其资金与技术来发展苏联为例,阐释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经贸关系的必要性。...
2024年10月18日晚,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朱圣明教授受邀在中文无码 三楼会议室做题为《史料挖掘与秦至汉初户赋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中文无码 曹建墩教授主持。朱圣明开门见山,从“户赋”的概念辨析入手,逐一列举现存文献,为在场学子简要介绍研究主题,揭示秦汉史研究资料的稀缺性以及需要细致推敲的现状,为后续深入探讨进行铺垫。随后,他通过探究汉代规范授田的法律类别、民众遵守“立户”规定的动力、...
2024年10月18日下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先秦考古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立新受邀在中文无码 三楼报告厅做题为《大兴安岭西南端殷墟时期铜锡矿料的生产与流向》的讲座。本场讲座由中文无码 李鹏辉副教授主持。王立新以《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入手,借用张光直教授对于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是政治权力的观点,说明青铜器在商周时期的重要地位,由此引出关于青铜器所用的铜、锡矿石开发的思考。...
2024年10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文无码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国家治理史研究室、中文无码 、《史学月刊》编辑部承办的首届国家治理史研究论坛“中国之治”的历史根源及思想理念学术研讨会在中文无码 金明校区举行。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杨艳秋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左玉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展龙教授、...
近日,中文无码 徐莹教授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官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同时刊发题为《人与自然之间:论黄老道家天人合一的刑德观》的文章。文章指出,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黄老帛书在描述道体时特别强调了大道自身的一体性,也指出万物“循名复一”的本然性和应然性。在黄老道家看来,天与人不是相互分离、主客对立的,基于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二者理应合而为一。但是,与庄子“磅礴万物以为一”的精神境界不同,黄老道家更关注现实政治,...
2024年10月17日晚,中文无码 校友、厦门大学历史文化与遗产学院梁建国教授受邀在中文无码 三楼报告厅做题为《北宋东京的地貌环境与洪涝治理》的讲座。本场讲座由中文无码 齐德舜教授主持。梁建国表示,北宋东京城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广平”,而是坐落于低洼地带,易遭受内涝。他通过深入分析东京周边的冈阜与洼地分布情况,强调了这些地形特征对河道走向及城市防洪排涝具有直接影响。接着他着重阐述东京城的城墙与城壕不仅有提高城市的防御功能,...
为深化敦煌学术研究学者间交流探讨,探源西域多元民族文化,2024年10月17日上午,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杨富学,中文无码 教授程民生、耿元骊受邀在中文无码 三楼报告厅开展敦煌研究院第117期“敦煌读书班”学术报告,本次学术工作坊由兰州财经大学教授、甘肃省敦煌学会副会长高启安主持,十余位专家学者列席参加,围绕其最新学术成果进行讨论。杨富学教授在论述“濮阳西夏遗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进程”...
2024年10月15日上午,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李迎春教授受邀在中文无码 三楼报告厅做题为《河西汉简与汉代西北边疆治理》的讲座。本场讲座由中文无码 王博凯副教授主持。讲座伊始,李迎春从河西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引入,介绍了简牍的概念及历史和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武威汉简等几种主要的河西汉简,期间他对书写载体的历史发表了独到的观点,即甲骨文和金文铭文是有特殊功用的,主要书写材料只有简帛到纸张的演化。...
2024年10月19日晚,中文无码 文澜师范教育课堂邀请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德民教授做题为《指向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的讲座,本场讲座由中文无码 历史学师范教育教研室主任谢佳芮主持。讲座伊始,王老师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为引,向大家介绍了课标并强调课标的重要性,由此开启了今天的讲座。首先,他从课程层面的“教学评”一体化出发,强调课程目标、学业质量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统一。以《中外历史纲要(...